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家底”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杨曦)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
5月15日,昆明警方公布一批打击经济犯罪典型案例。这批案例中包括串通投标、招投标系列诈骗案、非法经营、保险诈骗等。其中和招投标有关的有两则,以下为具体内容。
(资料图)
串通投标案
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为中标某扩建工程施工项目,犯罪嫌疑人郑某某通过普某某、嵇某某、郑某某、姚某某4人协助,联系了符合招标条件的云南某建筑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进行串通投标,该7家公司根据郑某某指定的投标报价制作投标文件并参与投标。
经公开评标后,涉案的云南某建筑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4日中标以上施工项目,中标金额为5100万元。
2022年,昆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功破获郑某某等人涉嫌串通投标案,郑某某犯串通投标罪,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预警提示:
串通投标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串通投标行为严重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直接伤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招标项目的质量,是国家和政府明令禁止且必须予以坚决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参与串通投标不仅让自身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也严重影响参与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在此提醒广大企业及人民群众:在招投标时,严格遵守招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格规范企业管理,自我约束、防范拒绝串标行为、举报串标行为。
招投标系列诈骗案
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犯罪嫌疑人许某某利用部分企业、公司寻找投标项目的迫切心情,虚构某大学学生公寓有采购项目为由进行虚假招标,共骗取25家公司投标保证金176万余元。
近期,昆明市公安局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局成功破获该起系列招投标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许某某,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预警提示:
目前我国招投标事业中呈现的是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和自行组织招标并存的格局。投标人在投标之前,首先要确认招标单位是否具有自主招标资格,若招标单位本身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而进行自主招标的,属于违法行为,投标人要警惕这种“招标”行为是否有骗取投标保证金的嫌疑。其次,投标人要通过正确、安全的渠道获取招标信息,查看招标公告,确保招标信息的真实、可靠,维护自身利益。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